中醫(yī)認為,濕為陰邪,會傷人體陽氣,因其性重濁、粘滯,故易阻遏氣機,得病后多纏綿難愈,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征。濕邪分寒濕和濕熱兩種,前一段時間屬于寒濕,人的呼吸系統(tǒng)最怕寒,兒童由于免疫系統(tǒng)不成熟,在溫差變化大、濕度大的情況下,更易得呼吸道感染,再加上濕邪纏綿難愈的特征,所以病程比較長。
一般來說,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%-60%,濕度適中,人的精神倍增。據(jù)科學測定,空氣濕度過大時,有利于一些細菌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,當空氣濕度高于65%時,病菌繁殖滋生最快。由于陰雨連綿,空氣潮濕,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,甚至發(fā)霉、長毛,人也會感到不適。若穿著返潮的衣物,容易感冒或誘發(fā)關節(jié)疼痛,吃了霉爛變質(zhì)的食品,就會引起胃腸炎,甚至導致中毒,所以市民們、尤其是抵抗能力較差的兒童一定要重視防止?jié)裥暗那忠u。
要避免受到“濕邪”的侵擾,在梅雨季節(jié)應采取以下保健措施:
避免外濕傷身
盡量少在潮濕的地方。如果條件允許,可使用抽濕機或在墻角放置干燥劑,保持室內(nèi)濕度適中;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,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,保持空氣流通,以祛除濕氣;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;出游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。
注意勞逸結合
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,因此,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。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,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(zhì),助消化,促進血液流通。
理飲食
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,如扁豆、薏仁、冬瓜等,切記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的食物,以免助濕傷脾。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,如藿香正氣水、保和丸等。